|
在青草鎮(zhèn)永庭村西小圩組,提起方德平的名字,人們總會流露出由衷的敬佩。他用堅韌的意志,將充滿坎坷的人生際遇,寫成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勵志故事,成為當?shù)厝诵闹凶詮姴幌ⅰ酚诜瞰I的精神榜樣。 命運的第一次重擊發(fā)生在1997年,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,讓方德平永遠失去了右腿。家庭的頂梁柱驟然倒下,身后還有需要照顧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,生活的重擔幾乎要將他壓垮。然而,方德平?jīng)]有向命運低頭,他與妻子相互扶持,在陶沖十字街開起一家小店鋪,依靠自己的雙手,艱難卻堅定地重新?lián)纹鹆诉@個家。 就在生活剛剛重現(xiàn)曙光之時,2013年,更大的噩耗傳來——他的兒子在上海不幸離世。白發(fā)人送黑發(fā)人的巨大悲痛,幾乎摧毀了這個家庭,一度讓他們失去了繼續(xù)前行的勇氣,店鋪也暫停營業(yè)。如墜深淵般的痛苦中,責任喚醒了方德平:自己仍是家庭的支柱,必須挺住。 2014年,擦干眼淚的方德平再次振作,他應聘進入桐城市旺潤制衣有限公司,成為一名員工。他沒有因身體殘疾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,反而以超乎常人的樂觀和積極,迅速融入新的工作環(huán)境。他對待工作勤奮努力、認真負責,不僅將物料收發(fā)管理得井井有條,還主動承擔起部分后勤管理工作。他的出色表現(xiàn)和敬業(yè)精神,很快贏得公司上下的一致認可與尊重。 生活穩(wěn)定后的方德平,沒有安于現(xiàn)狀,他始終惦念著那些與他有著相似境遇的殘疾同胞。一個溫暖而獨特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:他在自己的小電動三輪車上貼上醒目的招聘公告,專門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(yè)信息。這輛穿梭于大街小巷的“移動招聘車”,成了他傳遞愛心與希望的載體。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,幫助更多殘疾人走出陰霾、融入社會,靠自己的勞動贏得尊嚴與價值。 方德平的愛心,不僅體現(xiàn)在對殘疾人的扶助上,還延伸至更廣泛的社會公益領域。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玉樹地震,他都慷慨解囊,為災區(qū)群眾送上綿薄之力。在全國助殘日,他主動向市殘聯(lián)捐獻愛心,支持殘疾人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更令人感動的是,他曾撿到一個裝有現(xiàn)金、銀行卡和殘疾證等重要物品的錢包,毫不猶豫地上交市殘聯(lián)并最終物歸原主。這些看似平凡的善舉,卻如涓涓細流,匯聚成河,映照出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。 (朱麗芳 黃健生) |


